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简述狂犬病的特异性防治原则是什么

2025.08.21 17:54

狂犬病的特异性防治原则主要包括及时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使用。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防止病毒在感染后迅速扩散,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治的关键,尤其是在暴露后应尽快进行。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狂犬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保护。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建议在接触狂犬病高发地区或动物时进行预防性接种。暴露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则是为了提供即时的被动免疫,尤其是在高风险暴露后,能够迅速中和体内的病毒,减少发病的可能性。结合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免疫效果,降低狂犬病的致死率。

在实施狂犬病防治措施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识别高风险暴露情况至关重要,任何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的情况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处理。其次,伤口的处理应尽量彻底,使用清水和肥皂进行冲洗,减少病毒的载量,随后再进行专业的医疗处理。了解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时间安排也十分重要,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全程接种,以确保免疫效果。关注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接种,避免因疫苗质量问题导致的健康隐患。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狂犬病的传播风险,保护人群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