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为什么会得压力性尿失禁

2024.12.19 08:44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增长、生育、肥胖、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损伤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女性,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会逐渐松弛,这是身体机能自然衰退的一部分。尿道黏膜下的血管减少,尿道的闭合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在腹压增加时出现尿液失禁的情况。对于年龄增长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如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

2.生育: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尤其是顺产时,胎儿经过产道会对盆底肌肉和筋膜造成过度的拉伸甚至撕裂。这会损伤盆底支持结构,使得尿道的支撑力减弱。多次生育的女性这种损伤可能更为严重。产后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等,有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

3.肥胖: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使腹压持续升高。这种长期的高腹压会对膀胱和尿道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肥胖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减轻体重是改善肥胖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减少腹部脂肪,从而降低腹压对膀胱和尿道的影响。

4.盆腔脏器脱垂:当盆腔脏器如子宫、膀胱等出现脱垂时,会改变盆底的正常解剖结构。尿道的位置和角度可能发生改变,同时盆底肌肉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尿道闭合不全。对于盆腔脏器脱垂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轻度脱垂可通过盆底肌训练和使用子宫托等保守治疗方法。如果脱垂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修复脱垂的脏器,恢复盆底的正常结构。

5.手术损伤:某些盆腔手术,如前列腺手术、子宫切除术等,可能会损伤尿道括约肌或盆底神经。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可能直接破坏了尿道周围的肌肉组织或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在进行这类手术时,医生应尽可能采用精细的手术操作技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如果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或进一步的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了解其病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无论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康复训练还是必要的手术治疗,都旨在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