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缺血性心脏病会引发心肌梗死吗

2024.09.10 18:14

缺血性心脏病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当冠状动脉的病变不断进展,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出血,继而形成血栓,可使冠状动脉管腔在短时间内急剧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缺氧,若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就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脏病中较为严重和危急的情况,会导致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主要原因外,其他因素如冠状动脉痉挛、栓塞、炎症等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而且,一些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饮酒等,可能促使原本就存在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急剧变化,从而诱发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濒死感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迅速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同时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如果出现疑似心肌梗死的症状,必须争分夺秒地就医,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