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肝性脑病如何补充蛋白质

2025.08.11 14:18

肝性脑病患者补充蛋白质需选择优质蛋白如乳制品和豆制品、控制每日总量不超过40克、分多次少量摄入、优先补充支链氨基酸、避免高氨食物如红肉和海鲜。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优质蛋白如乳制品和豆制品:植物蛋白和乳清蛋白产氨量较低,适合肝性脑病患者。豆制品富含支链氨基酸且易消化,乳制品中的乳清蛋白可减少氨的生成。适量摄入这类食物有助于维持营养需求,同时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2.控制每日总量不超过40克:过量蛋白质会加重肝脏分解负担并增加血氨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摄入量,轻度患者每日30-40克,重度患者需进一步减少。需结合临床监测结果动态调整。

3.分多次少量摄入:单次大量摄入蛋白质会导致血氨骤升。将每日蛋白质分为5-6次摄入,每次不超过10克,有助于稳定血氨浓度。这种方式可平衡营养供给与代谢压力。

4.优先补充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能竞争性抑制芳香族氨基酸进入大脑,改善神经功能。可通过特殊配方营养剂或天然食物如豆腐、牛奶补充。这类氨基酸不经过肝脏代谢,直接供肌肉利用。

5.避免高氨食物如红肉和海鲜:动物蛋白尤其是红肉代谢产生大量氨,海鲜中嘌呤会加重肝脏负担。加工肉类含有的添加剂可能诱发症状。选择低氨食物是管理疾病的关键措施。

肝性脑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氨及神经症状变化,任何饮食调整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限制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同时警惕便秘诱发氨吸收增加。定期评估肝功能与营养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