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会引起病理管行

2025.07.22 14:34

尿路感染可能引起病理管型。病理管型是尿液中出现的异常结构,通常由蛋白质、细胞或颗粒物质在肾小管内凝固形成。尿路感染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白细胞聚集或细菌产物堆积,这些物质可形成管型并随尿液排出。

尿路感染引发病理管型的机制与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炎症直接累及肾实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释放蛋白质和细胞碎片,易形成颗粒管型或白细胞管型。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若未及时控制,细菌上行至肾脏也可能间接导致管型形成。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可损伤肾小管功能,促进管型生成。实验室检查中,尿液显微镜观察发现管型,尤其是白细胞管型或细菌管型,常提示肾脏受累,需进一步评估感染范围及肾功能状态。

尿路感染患者出现病理管型时需警惕肾脏损伤可能。及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肾功能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避免感染迁延。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或持续存在的病理管型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注意多饮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憋尿等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若伴随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提示感染较重,需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