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怎么样的

2025.04.29 08:08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子宫肌层内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肌瘤、常见于30-50岁女性、临床表现包括月经量增多及压迫症状、可通过超声或MRI确诊、治疗方案需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个体化。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肌层内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指子宫肌层内同时生长多个良性肿瘤,数量从两个到数十个不等。肌瘤大小差异显著,小至几毫米,大至十几厘米。多个肌瘤可能分布在子宫不同部位,如黏膜下、肌壁间或浆膜下。多发性肌瘤比单发肌瘤更易导致子宫形态改变,增大子宫体积。

2.常见于30-50岁女性:该病高发年龄与雌激素水平相关,育龄期女性激素分泌旺盛,促进肌瘤生长。绝经后雌激素下降,肌瘤通常萎缩。统计显示约70%的女性一生中可能出现肌瘤,其中多发性占比超过60%。有家族史者发病率更高,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

3.临床表现包括月经量增多及压迫症状: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是黏膜下肌瘤的典型表现,严重者可致贫血。较大肌瘤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浆膜下肌瘤可能扭转引发急性腹痛。部分患者因肌瘤位置特殊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

4.可通过超声或MRI确诊: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肌瘤数量、位置及血流信号,是首选检查。MRI对肌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评估更精确,尤其适合准备妊娠者。宫腔镜可直接观察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则用于鉴别浆膜下肌瘤与其他盆腔包块。

5.治疗方案需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个体化:无症状小肌瘤可定期观察。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使用中药或激素类药物。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前者适合有生育要求者。介入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术适用于拒绝手术的患者。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管理需综合考虑疾病进展与患者生活质量。定期随访监测肌瘤变化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女性。治疗方案应结合症状严重程度、生育计划及患者意愿,避免过度干预或延误治疗。临床实践中需警惕肌瘤恶性变的风险,尽管发生率极低但仍需重视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