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如何诊断慢性附睾炎

2025.11.03 22:12

慢性附睾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评估及鉴别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阴囊坠胀或疼痛,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可能伴随排尿不适或会阴部放射痛。疼痛程度与活动相关,久坐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可见附睾局部硬结或增粗,但无急性红肿热痛表现。

2.体格检查:触诊可发现附睾尾部或整体肿大,质地偏硬,压痛较轻且局限。与睾丸界限清晰,无粘连。需注意是否合并精索增厚或输精管结节,以排除其他疾病。

3.实验室检测:尿常规或前列腺液检查可能正常,但需排除感染因素。若怀疑细菌性慢性附睾炎,可进行尿培养或尿道拭子检测。血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通常无异常,但C反应蛋白可能轻度升高。

4.影像学评估:阴囊超声是首选方法,可见附睾增大、回声不均或血流信号增多。超声还能鉴别睾丸肿瘤、鞘膜积液等疾病。必要时行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5.鉴别诊断:需与附睾结核、精索静脉曲张、睾丸肿瘤等区分。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史;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精索静脉曲张在站立时阴囊坠胀更明显。

诊断过程中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结合病史与动态观察更为关键。治疗前需明确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长期疼痛患者应评估心理状态,必要时介入心理疏导。随访中注意症状变化与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