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运动损伤能艾灸吗

2025.08.12 08:19

运动损伤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辅助治疗。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点燃艾草制成的艾条或艾柱,产生的热量和药效可以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加速愈合。对于一些轻微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扭伤等,艾灸能够起到一定的舒缓和恢复作用。

在进行艾灸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对于运动损伤,通常选择损伤部位周围的穴位进行艾灸,如膝关节周围的阳陵泉、髌骨下缘的膝眼等。艾灸的热量能够渗透到肌肉和关节深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感。艾灸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艾灸的过程中,注意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损伤。每次艾灸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一般建议在15到30分钟之间。

在使用艾灸治疗运动损伤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若损伤部位有明显的肿胀、出血或骨折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艾灸不适合在急性损伤的初期进行,通常在损伤发生后的48小时内,应该以冷敷为主,待肿胀减轻后再考虑艾灸。其次,艾灸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烫伤。对于皮肤敏感或有过敏史的人群,使用艾灸时需格外小心,建议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灸,确认无不适反应后再进行大面积艾灸。艾灸后应注意保持局部温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恢复效果。艾灸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合理的艾灸方法,可以为运动损伤的恢复提供一定的支持,但需结合个人情况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