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运动损伤可以艾灸吗

2025.08.11 14:18

运动损伤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辅助治疗。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利用艾草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加速愈合。在运动损伤后,适当的艾灸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消除淤血以及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

艾灸的原理在于温热效应和经络理论。运动损伤后,受伤部位通常会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淤血和炎症等问题。通过艾灸,可以有效地刺激相关的经络和腧穴,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身体自我修复。例如,对于扭伤、拉伤等软组织损伤,艾灸可以在疼痛部位及其相关的腧穴进行,通常选择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等。这些穴位的刺激能够缓解疼痛、消肿止痛,并加速恢复过程。艾灸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后续的损伤发生。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确保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和材料,优质的艾条能够提供更好的温热效果。其次,艾灸的时间和频率要适度,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皮肤灼伤或不适。一般建议每次艾灸20至30分钟,每周进行2至3次,具体情况可根据个人的恢复进度进行调整。同时,艾灸时应保持环境温暖,避免受风着凉,以免影响疗效。在艾灸后,适当的休息和补充水分也非常重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若出现严重的运动损伤,如骨折、脱位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艾灸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进行艾灸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理疗师,以确保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艾灸,可以有效促进运动损伤的康复,提高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