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后有病毒性肝炎该怎么办

2025.09.28 17:07

妊娠后确诊病毒性肝炎需立即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病情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病毒性肝炎可能影响母婴健康,需根据肝炎类型如甲型、乙型、丙型等、妊娠阶段及肝功能情况综合干预,目标是控制病毒复制、保护肝脏功能并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兼顾母婴安全。乙型肝炎常见,若孕妇携带高病毒载量,妊娠晚期可能需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分娩后婴儿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甲型或戊型肝炎以对症支持为主,需警惕重症肝炎风险。丙型肝炎通常产后治疗,但严重病例需权衡利弊后用药。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必要时需多学科协作如感染科、产科、新生儿科。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肝的药物或保健品。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出现乏力、黄疸、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分娩方式由产科指征决定,非单纯肝炎因素影响。母乳喂养需根据肝炎类型及母婴状况评估,多数情况下乙型肝炎接种疫苗后可母乳喂养。产后需继续随访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确保长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