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分娩前怎么缓解心理压力

2025.09.29 12:08

分娩前可通过深呼吸练习稳定情绪、与家人或专业人士倾诉释放压力、适度运动促进身体放松、提前熟悉分娩环境减少陌生感、学习分娩知识增强信心。具体分析如下:

1.深呼吸练习稳定情绪:腹式呼吸能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与血压。具体操作时,建议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每次持续5-10分钟。这种生理反应可减少应激激素分泌,缓解肌肉紧张,避免过度换气引发的头晕。

2.与家人或专业人士倾诉释放压力:语言表达能降低大脑杏仁核的焦虑反应。选择信任的伴侣、亲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描述具体担忧,如疼痛或意外情况。倾听者需避免评判,给予肯定回应,必要时可记录情绪变化规律,针对性调整心理支持方式。

3.适度运动促进身体放松:低强度活动如散步或孕妇瑜伽可刺激内啡肽分泌。运动时注意保持心率在安全范围,避免久站或突然体位变化。骨盆摇摆等动作能缓解腰背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关节损伤。

4.提前熟悉分娩环境减少陌生感:产前参观医院或分娩中心,了解待产室、设备及流程。与医护人员沟通预案,明确镇痛措施的选择条件。熟悉环境可降低未知引发的恐惧感,大脑对场景的预适应能减少应激反应。

5.学习分娩知识增强信心:通过权威书籍或课程了解宫缩规律、呼吸配合等细节。正确认识分娩疼痛的生理意义,避免因误解而恐慌。掌握拉玛泽呼吸法等技巧,形成条件反射,在产程中保持专注力与可控感。

分娩准备阶段需结合自身状况调整方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方式。出现持续失眠或情绪失控时,应及时寻求医疗干预。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分娩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指导,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