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症状

2025.04.27 16:26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包括痛经且逐渐加重、性交疼痛或不适、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排便或排尿疼痛伴随经期加重、不孕或受孕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1.痛经且逐渐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痛经,疼痛通常从月经前1-2天开始,持续至经期结束,甚至延续到经后。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腰骶部或盆腔,严重时可放射至大腿内侧。随着病情发展,痛经程度可能逐年加重,常规止痛药物效果逐渐减弱。疼痛源于异位内膜组织在经期发生出血、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及组织粘连。

2.性交疼痛或不适:深部性交痛是典型表现,尤其在撞击到子宫直肠陷凹或骶韧带部位时疼痛明显。疼痛可能与盆腔内异位病灶导致的粘连、局部充血或神经敏感有关。部分患者在非经期也会出现持续性盆腔钝痛,性交后可能加重。

3.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缩短。异位内膜组织干扰卵巢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或合并子宫腺肌症时宫腔增大,内膜脱落面积增加,从而引发月经异常。

4.排便或排尿疼痛伴随经期加重:直肠或膀胱内膜异位时,经期可能出现排便疼痛、里急后重、尿频尿痛甚至血尿。病灶浸润肠壁或膀胱壁,经期充血肿胀压迫神经,或直接出血刺激黏膜引发症状。

5.不孕或受孕困难:约40%-50%患者合并不孕,主要因盆腔粘连、输卵管扭曲阻塞、卵巢功能受损或免疫微环境异常影响受精卵着床。即使自然受孕,流产风险也较常人增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程度与病灶部位、范围不一定成正比。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手术时发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缓解症状、改善生育预后至关重要,需结合妇科检查、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