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肩背痛为什么晚上更痛

2025.07.23 08:37

肩背痛在夜间加重可能与白天活动减少导致血液循环减缓、夜间姿势固定引发肌肉僵硬、椎间盘压力在平躺时重新分布、疼痛感知因环境安静而更敏感、激素水平变化影响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白天活动减少导致血液循环减缓:白天肢体活动促进局部血液流动,代谢产物及时清除。夜间静止状态下血流速度下降,乳酸等致痛物质堆积刺激神经末梢,痛感增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加重组织缺氧,进一步引发疼痛。

2.夜间姿势固定引发肌肉僵硬:睡眠中翻身次数减少,肩背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尤其侧卧时单侧肌肉受压,或仰卧时颈部支撑不足,均可能造成肌纤维痉挛。僵硬肌肉压迫周围神经,形成钝痛或刺痛感。

3.椎间盘压力在平躺时重新分布:直立时椎间盘受纵向压力,平躺后压力转向水平方向。椎间盘内部髓核可能向周围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膜。原有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更明显,疼痛常放射至肩臂。

4.疼痛感知因环境安静而更敏感:夜间外界干扰减少,大脑对疼痛信号的识别度提高。焦虑情绪可能放大痛觉传导,形成疼痛-失眠恶性循环。部分人群对轻微不适的耐受度降低,主观痛感加剧。

5.激素水平变化影响炎症反应:皮质醇等抗炎物质在夜间分泌减少,局部炎症因子作用增强。组织水肿刺激痛觉感受器,尤其类风湿或筋膜炎患者表现显著。温度下降也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收缩,加重炎症反应。

疼痛期间避免直接按压痛处,可尝试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用枕头保持脊柱平直。长期夜间痛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及时干预防止症状进展。调整作息规律有助于缓解激素紊乱相关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