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孩子患有急性肠胃炎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孩子患有急性肠胃炎通常与感染、饮食不当、气候变化、过敏、药物副作用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感染是孩子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都可能入侵孩子的胃肠道引发炎症。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秋冬季节。孩子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者与患病者密切接触而感染。感染后,孩子的肠胃黏膜会受到损害,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预防感染方面,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2.饮食不当: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食不规律或者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就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比如,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像冰淇淋、生鱼片等,会刺激肠胃黏膜,导致肠胃蠕动加快,引起腹痛、腹泻。另外,暴饮暴食也会加重肠胃负担,使肠胃功能紊乱。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避免孩子过度进食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3.气候变化: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孩子的肠胃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当气温骤降时,孩子的腹部容易着凉,肠胃血管收缩,影响肠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引发急性肠胃炎。在季节交替或者天气变化较大时,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增减衣物,尤其是要保护好腹部,避免着凉。

4.过敏:有些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当食用这些过敏食物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产生过敏反应,其中就可能包括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如果怀疑孩子有食物过敏,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确定过敏原后,严格避免孩子接触和食用含有该过敏原的食物。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孩子的肠胃产生副作用,导致急性肠胃炎。例如,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如果孩子正在服用可能有肠胃副作用的药物,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肠胃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

孩子患有急性肠胃炎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如呕吐、腹泻的频率和程度,是否有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等方式在家观察护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