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疝气病

2024.11.07 15:03

疝气病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疝气的发生主要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腹壁强度降低可能源于某些先天因素,如腹壁发育不全,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如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衰老等使腹壁肌肉萎缩。腹内压力增高常见于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举重、腹水等情况。常见的疝气有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腹股沟疝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在站立、行走、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可回纳。脐疝多发生于婴幼儿,表现为脐部柔软性隆起。切口疝则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切口部位。

疝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疝内容物如果发生嵌顿,可导致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后果。而且,疝气长期存在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导致疼痛、坠胀感等不适。对于疝气,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来修复腹壁的缺损,以防止疝气的再次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重体力劳动等。同时,要注意观察疝气的变化,如出现肿块突然增大、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疝气病要引起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