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药物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2025.02.06 18:17

药物性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消化道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上腹部不适:上腹部可能会出现胀满、隐痛、烧灼感等感觉。因为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或损伤,影响了胃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胃部的感觉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患者感觉到上腹部的不适,这种不适可能在服药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并且可能会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或剂量的增加而加重。

2.恶心呕吐:恶心是一种想要呕吐的主观感觉,呕吐则是胃内容物经口腔吐出的现象。药物刺激胃黏膜后,会引起胃部的逆蠕动,同时也可能影响到胃部的排空功能,导致胃内压力升高,从而引发恶心呕吐。这种症状可能在服药后不久就出现,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恶心,而有的则会频繁呕吐。

3.食欲减退:患者会出现不想进食或者食量明显减少的情况。由于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胃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胃部处于一种相对不健康的状态,身体会发出信号减少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胃部的负担。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也会导致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从而造成食欲减退。

4.腹痛:疼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钝痛、绞痛或胀痛等。药物引起胃黏膜炎症时,炎症因子刺激胃黏膜下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将疼痛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会产生腹痛的感觉。腹痛的部位通常位于上腹部,可能是局部疼痛,也可能会扩散到整个上腹部,疼痛的程度与胃黏膜受损的程度以及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有关。

5.消化道出血:较为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当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较为严重,导致胃黏膜血管破裂时,就会发生出血现象。如果出血量较少,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后会变成黑色,随粪便排出形成黑便;如果出血量较大且速度较快,血液会直接从口腔呕出,这是药物性胃炎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在使用可能引起药物性胃炎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疗程用药。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避免自行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如果必须使用,可考虑同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来预防药物性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