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药物性胃炎

2024.11.19 09:21

药物性胃炎是指由于药物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性病变。

许多药物都可能引发药物性胃炎。一方面,像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在抗炎、解热、镇痛的同时,会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受抑制后,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胃酸等侵袭因素的损害,从而引发炎症。另一方面,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肿瘤药等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或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胃黏膜损伤,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炎的症状。

在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胃炎的药物时,有不少注意事项。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易致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应尽可能选择对胃黏膜刺激较小的剂型或药物种类。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等。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是避免药物性胃炎发生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