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纵隔气肿

2025.01.07 17:53

纵隔气肿是一种医学状况,指的是空气或气体异常地进入纵隔腔,即胸腔中位于两肺之间的空间。纵隔气肿通常是由于外伤、手术或某些疾病引起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其他并发症。

纵隔气肿的发生机制主要与气体的来源有关,可能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的破裂,导致空气进入纵隔腔。某些疾病如肺气肿、气胸或感染也可能导致纵隔气肿的发生。患者常常表现出胸痛、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低血压等危急情况。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或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认诊断,并评估气肿的程度和可能的原因。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观察、氧疗、引流或手术,具体取决于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在处理纵隔气肿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对于有外伤史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呼吸锻炼,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纵隔气肿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病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