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胃不和是由什么引起的

2025.02.16 16:28

肝胃不和多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外感邪气、脾胃虚弱、肝气郁结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情志不舒: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肝主疏泄,若疏泄失常,则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如工作中的压力使人长期焦虑,就容易出现胁肋胀痛、胃脘胀满等肝胃不和的症状。要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

2.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者暴饮暴食、饥饱无常,都会损伤脾胃。脾胃受损后,运化功能失常,容易导致胃气阻滞。同时,脾胃虚弱也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进而引发肝胃不和。例如经常吃大量辛辣食物,容易出现胃痛、嗳气等症状。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规律,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外感邪气:外感寒邪、湿邪等邪气,若邪气入里,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邪气阻滞脾胃,会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而肝脏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脾胃功能失调会影响肝脏疏泄,肝脏疏泄失常又会加重脾胃不和,最终形成肝胃不和。如外感寒邪后,可能出现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症状。要注意保暖,避免外感邪气。

4.脾胃虚弱:先天脾胃不足或者后天调养失宜,如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都可能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胃失和降。而肝脏的疏泄功能依赖于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气血,脾胃虚弱会影响肝脏气血的充养,导致肝气不舒,从而横逆犯胃,引起肝胃不和。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需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调养身体。

5.肝气郁结:肝脏本身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后,气的运行失常,就会侵犯脾胃。因为肝木克脾土,肝气过盛就会克制脾胃太过,使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肝胃不和的症状,如胁肋疼痛、恶心呕吐等。应避免情绪压抑,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疏散肝气。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整体的生活调养。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排毒和气血的运行。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气血的流通,维持肝脏和脾胃功能的正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