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确诊

2024.11.25 13:06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诊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关节穿刺活检。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表现为多个关节的对称性疼痛、肿胀和僵硬,常见于手指、手腕、膝盖等关节。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较为明显,一般持续1小时以上,活动后可逐渐缓解。这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会逐渐加重影响关节功能。

2.实验室检查: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常升高。血沉增快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时也会明显升高。这些指标可辅助判断疾病的活动性,但缺乏特异性,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在早期可能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畸形等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关节滑膜炎症、软骨破坏等更为敏感,可以发现X线不能显示的早期病变。

4.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RF在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呈阳性,但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等,特异性不是很高。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尤其是在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若两者同时阳性,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性更高。

5.关节穿刺活检:对于一些诊断困难的病例,关节穿刺活检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通过获取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若发现滑膜组织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生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改变,则有助于确诊。

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时,需要注意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同时要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避免仅凭单一指标做出诊断,因为各项检查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