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分哪三类

2024.09.07 12:18

急性肾衰竭主要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类。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如大量失血、严重脱水、休克等;心输出量减少,如心力衰竭等;以及肾血管收缩或阻塞等。这些情况会使肾脏血流量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肾性急性肾衰竭是由肾实质损伤导致的。这可能是由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其原因众多,如肾缺血、肾毒性物质药物、重金属、有机溶剂等的直接损伤;也可能是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病变等其他肾脏疾病引起。肾性因素直接作用于肾脏本身,破坏了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尿路梗阻引起的。常见的梗阻原因包括双侧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输尿管、前列腺肥大等。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进而使肾小球囊内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

在临床上,准确区分急性肾衰竭的类型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及时纠正有效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可能使肾功能恢复;肾性急性肾衰竭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去除肾毒性物质、治疗肾脏疾病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则需要尽快解除尿路梗阻,以恢复肾脏的正常功能。无论哪种类型的急性肾衰竭,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深入了解急性肾衰竭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