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道出血应该怎么做

2025.02.06 17:56

胃肠道出血应立即就医、禁食禁水、保持安静、记录症状、观察排泄物。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胃肠道出血可能是多种严重疾病的表现,如胃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只有尽快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如胃镜、肠镜等才能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禁食禁水:进食和饮水可能会刺激胃肠道蠕动,加重出血情况。在就医前禁食禁水,可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防止进一步的出血。同时,这也有助于后续的检查和治疗,例如如果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胃内没有食物残留会使检查视野更清晰。

3.保持安静:情绪激动或身体过度活动会使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保持安静有助于稳定血压,减少出血量。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紧张焦虑的情绪,可采取平卧或半卧位休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4.记录症状:详细记录出血的相关症状对医生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包括出血的颜色是鲜红色、暗红色还是柏油样便、出血量的大概估计、是否伴有腹痛、腹痛的部位和性质如隐痛、剧痛、绞痛等、是否有恶心呕吐以及呕吐物的性质等。这些信息能够为医生判断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5.观察排泄物:观察大便和呕吐物的情况对于了解胃肠道出血的状况至关重要。注意大便的颜色、性状和频率,以及呕吐物中是否有血液、血液的量和颜色等。如果大便呈现黑色柏油样,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准确的观察结果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出血的部位。

胃肠道出血患者在就医途中尽量避免颠簸,家属要陪伴在侧,防止患者突然晕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如果患者有服用抗凝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导致出血的药物,应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