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为什么肾结石晚上发作

2025.02.17 12:00

肾结石晚上发作的原因包括夜间水分摄入减少、尿液浓缩增加、身体姿势变化、肾脏血流量变化、神经系统活动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夜间水分摄入减少:

夜间通常会减少水分的摄入,导致尿液的生成量下降。由于尿液的浓缩,尿中溶质的浓度增加,尤其是钙、草酸等成分,这些物质在尿液中浓度过高时容易形成结晶,进而导致肾结石的形成。夜间尿液浓缩的情况会加重肾结石的发作风险。

2.尿液浓缩增加:

在夜间,人体的代谢活动相对减缓,尿液的排出量也随之减少。由于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加,尤其是结石形成的相关物质,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和发作。浓缩的尿液在肾脏内停留时间较长,增加了结石形成的几率。

3.身体姿势变化:

晚上睡觉时,身体姿势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流和尿液的排出。仰卧或侧卧的姿势可能导致尿液在肾脏内滞留,增加了结石的形成和疼痛发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结石的患者,姿势变化可能导致结石的移动,引发疼痛。

4.肾脏血流量变化:

夜间,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肾脏的血流量可能会减少。血流量的减少可能导致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尿液的排出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尿液在肾脏内的滞留和结石的形成。这种生理变化在夜间更为明显,容易引发肾结石的发作。

5.神经系统活动变化:

夜间,人体的神经系统活动相对减弱,可能导致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发生变化。肾结石在夜间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因为神经系统的变化而感受到更强烈的疼痛。夜间的安静环境也可能使患者对疼痛的感知更加敏感,从而加重了肾结石发作时的不适感。

肾结石的发作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夜间,身体的生理变化和生活习惯都会对结石的形成和疼痛的感知产生影响。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能够有效降低肾结石的发作风险。对于已经有肾结石病史的人,尤其要关注夜间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以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