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下肢静脉炎如何治疗

2025.07.23 08:37

下肢静脉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下肢静脉炎常用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如非甾体抗炎药。对于合并感染的情况,需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抗凝药物可能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但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药活血化瘀类药物也可辅助改善症状。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局部护理:患肢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促进血液回流。冷敷可缓解急性期疼痛,后期可改为热敷促进炎症吸收。避免患处受压或摩擦,穿戴弹力袜提供外部支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加重病情。护理过程中需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

3.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组织修复。气压治疗通过周期性加压减轻下肢淤血。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刺激患处。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活动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以防水肿加重。戒烟戒酒可改善血管功能。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下肢肌肉泵作用。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合并严重血栓的病例,可能需手术切除病变静脉。微创手术如激光闭合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仍需配合药物和护理防止复发。手术方案需根据静脉炎类型和患者整体状况制定。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发热、患肢发绀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急性期患处,防止血栓脱落。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用抗凝药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