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菌痢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2025.02.27 08:37

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便血和脱水,具体分析如下:

1.腹泻:急性菌痢的腹泻通常表现为频繁的水样便或黏液便,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排便多次。腹泻的特点是便中可能含有脓血,且排便时伴有强烈的便意。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肠道黏膜的损伤,肠道的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液体和电解质的丧失。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的病原体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腹泻,导致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2.腹痛:腹痛是急性菌痢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腹部绞痛或痉挛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多在下腹部,且常伴随排便时加重。腹痛的发生与肠道炎症、痉挛及肠道内气体积聚有关。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会加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3.发热:急性菌痢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上。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体温的升高有助于增强免疫反应,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的严重程度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态。

4.便血:便血是急性菌痢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患者的排便中可能出现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通常与肠道黏膜的损伤有关。便血的出现通常提示感染较为严重,可能伴随脓液或黏液的排出。便血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因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便血,导致心理上的恐慌。

5.脱水: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急性菌痢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脱水的表现包括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黏膜干燥等。严重脱水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甚至危及生命。脱水的程度与腹泻的频率和程度密切相关,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急性菌痢的重要措施之一。

急性菌痢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患者需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通过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和对症支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