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

2025.04.29 08:07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是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准确评估有助于及时识别出血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法、称重法、容积法以及休克指数法等,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出血量,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目测法是临床最常用的初步评估方式,通过观察敷料、纱布、产褥垫等物品的血液浸染面积和颜色深浅估算出血量。但目测法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通常低估实际出血量30%-50%。称重法则更为客观,将使用前后的敷料、器械等称重,按血液比重1.05g/ml换算为毫升数。容积法通过专用收集容器直接测量阴道出血量,尤其在剖宫产术中可结合吸引器内的液体量计算。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辅助评估指标,指数≥1提示出血量可能超过1000ml,需警惕失代偿性休克。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评估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目测法需结合称重或容积法提高准确性,尤其在出血速度快时需动态监测。休克指数适用于早期评估,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率增快。血红蛋白在急性出血初期可能无明显变化,需重复检测。产后出血常呈现阶段性,需持续观察2小时以上,警惕延迟性出血。临床处理应基于多指标综合判断,避免因低估出血量延误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