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2025.04.29 08:08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有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休克指数法、血红蛋白监测法。具体分析如下:

1.称重法:通过称量产褥垫、纱布等物品在使用前后的重量差,结合血液比重换算出血量。血液比重通常按1.05计算,需注意避免混淆羊水或其他液体。操作简便但需及时称重,防止水分蒸发导致误差。适用于临床常规监测,尤其对少量出血的累积计算较准确。

2.容积法:使用专用集血容器直接收集阴道出血,通过刻度读取体积。容器需紧贴产妇会阴部以减少遗漏。该方法直观可靠,但可能低估外渗或附着于敷料的血量。适用于剖宫产或产房内出血量较大的情况,需配合其他方法综合评估。

3.面积法:根据浸血敷料的面积和厚度估算出血量。标准纱布全层浸湿约含10mL血液,单层纱布浸湿面积每10c㎡对应1mL。需统一敷料材质和层数以减少误差。适用于无法立即称重或收集的情况,但主观性较强,需经验判断。

4.休克指数法:通过计算脉率与收缩压的比值评估出血程度。休克指数≥1提示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该方法无需直接测量血液,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判断,但受产妇基础血压和并发症影响,需结合临床表现。

5.血红蛋白监测法:动态检测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每下降10克/升相当于失血约400mL。需排除血液稀释或浓缩的影响,适用于产后持续出血的监测,但结果滞后,需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产后出血量的准确测量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不同方法各有优劣,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组合应用。早期识别和干预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