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总胆汁酸偏高如何定义

2025.03.06 10:21

总胆汁酸偏高是指血液中胆汁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参考范围。胆汁酸是由肝脏合成并储存在胆囊中的物质,主要功能是帮助消化脂肪。正常情况下,胆汁酸在消化过程中被释放到肠道,随后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回肝脏,形成肝肠循环。当这一循环过程出现异常时,血液中的胆汁酸浓度可能升高,形成总胆汁酸偏高的情况。

总胆汁酸偏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肝脏、胆囊或肠道功能异常有关。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胆汁酸合成或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升高。胆囊疾病如胆囊炎或胆道梗阻,也可能影响胆汁酸的正常排泄,导致其在血液中积累。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或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干扰胆汁酸的重吸收,进一步导致总胆汁酸偏高。某些药物或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影响胆汁酸的代谢,引起暂时性升高。

总胆汁酸偏高本身并非一种疾病,而是多种潜在健康问题的表现。发现总胆汁酸偏高时,应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例如,若伴有黄疸、乏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能提示肝脏或胆道疾病。若伴有腹痛、恶心或呕吐,则可能与胆囊或肠道问题有关。妊娠期女性出现总胆汁酸偏高时,需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是一种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的疾病。发现总胆汁酸偏高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