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继发性痛经是什么

2025.04.02 17:19

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与原发性痛经不同,继发性痛经通常与某些疾病相关,且疼痛程度可能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这种痛经多见于育龄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常伴有其他症状,如月经不规律、性交疼痛或异常出血等。

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为常见的原因,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或盆腔腹膜,导致炎症和疼痛。子宫腺肌病则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增大和痛经。盆腔炎性疾病多由感染引起,可导致输卵管、卵巢或子宫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粘连,进而引发痛经。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若生长在子宫壁内或压迫周围组织,也可能引起疼痛。宫颈狭窄、宫内节育器使用不当等也可能成为继发性痛经的诱因。

对于继发性痛经,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若痛经症状逐渐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或腹腔镜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或中药调理,以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发展。对于严重病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如切除异位内膜组织、肌瘤或修复盆腔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继发性痛经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女性应重视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