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继发性痛经

2025.04.07 08:43

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期疼痛,通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数年,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并伴有其他症状。与原发性痛经不同,继发性痛经的病因明确,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等疾病相关。继发性痛经的诊断和治疗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以缓解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继发性痛经的病因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等,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也会发生出血和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子宫腺肌病则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增大和疼痛。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宫颈狭窄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痛经。这些疾病不仅引起月经期疼痛,还可能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疼痛、不孕等症状。

在诊断继发性痛经时,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发现器质性病变。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并进行活检。治疗继发性痛经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等,以缓解疼痛和抑制疾病进展。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子宫切除术等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继发性痛经的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避免病情进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和减轻症状。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和感染,减少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继发性痛经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