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风湿性瓣膜病是一种什么病

2025.03.05 16:30

风湿性瓣膜病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性疾病。风湿热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心脏、关节、皮肤和神经系统。当风湿热累及心脏时,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发展为风湿性瓣膜病。这种疾病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可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风湿性瓣膜病的发生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链球菌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尤其是心脏瓣膜。炎症反复发作会导致瓣膜增厚、钙化,最终影响瓣膜的开闭功能。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手术治疗则针对严重瓣膜病变进行修复或置换。

预防风湿性瓣膜病的关键在于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尤其是扁桃体炎和咽炎。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风湿热的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复发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链球菌感染是预防风湿性瓣膜病的重要措施。定期体检,尤其是心脏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瓣膜病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