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心界叩诊正常范围

2024.12.03 14:26

心界叩诊正常范围:正常心左界自第2肋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直至第5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4肋间稍超过胸骨右缘。

心界叩诊是评估心脏大小和位置的重要方法。在进行心界叩诊时,需要患者处于仰卧位或坐位,平静呼吸。通过使用间接叩诊法,从外向内、自下而上地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情况下,心左界在第2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其心浊音界相对较窄;第3肋间为左心耳,此处心界变化相对较小;第4、5肋间为左心室,是心左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向外凸出的程度反映左心室的大小。右界主要反映右心房的大小,由于右心房在胸骨右缘后方,所以正常情况下右界各肋间基本与胸骨右缘平齐,仅第4肋间可能稍超出胸骨右缘。心界的大小和形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体型、体位、呼吸等。儿童的心界相对比成人小,且呈横位心;肥胖者由于胸壁较厚,心浊音界可能相对较小且不易叩清;瘦长体型者心界可能相对狭长,呈垂位心。在病理状态下,如心脏增大包括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全心增大等、心包积液等,心界的大小和形态会发生改变,通过心界叩诊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