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成年人得黄疸是什么原因

2025.03.13 08:22

成年人得黄疸的原因主要包括肝脏疾病、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药物影响、感染等。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疾病:肝脏是代谢和排泄胆红素的主要器官,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进而引起黄疸。肝炎可由病毒感染、酒精滥用或自身免疫引起,肝硬化则常由长期的肝损伤导致,肝癌则是肝脏疾病的晚期表现。肝脏功能的损害使得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

2.胆道阻塞:胆道阻塞是指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常见原因包括胆结石、肿瘤或炎症等。胆结石可以卡在胆管中,阻止胆汁流入肠道,导致胆红素回流入血液。肿瘤可能压迫或侵入胆道,造成胆汁排泄不畅。胆道的任何阻塞都会导致胆红素的积累,从而引发黄疸。

3.溶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是指红细胞的破坏速度超过了其生成速度,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增多。常见的溶血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胆红素,肝脏无法及时处理,最终引起黄疸。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或干扰胆红素的代谢,导致黄疸的发生。例如,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都可能引起肝损伤,进而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药物过量或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增加黄疸的风险。

5.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黄疸的发生,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其他感染如败血症、肝脓肿等也可能引起肝脏功能障碍,导致黄疸的出现。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胆红素的积累。

成年人出现黄疸时,通常是身体内部某种病理状态的表现,及时就医和检查是必要的。黄疸不仅是皮肤和眼睛的变色,更是潜在疾病的警示信号,需引起重视。通过对症治疗和病因的查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