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老年人睡眠质量不高该怎么办

2025.04.01 08:51

老年人睡眠质量不高可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适度运动、调节饮食、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时间:老年人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避免白天过多小睡。生物钟的稳定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2.改善睡眠环境:卧室应保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使用遮光窗帘,避免光线干扰;调节室温在20-24℃之间;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确保身体得到良好支撑。睡前可进行放松活动,如听轻音乐或泡脚,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3.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或傍晚,避免睡前2小时内剧烈运动。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提高睡眠深度。

4.调节饮食:晚餐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或过饿。睡前2小时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适量饮用温牛奶或蜂蜜水,有助于放松神经。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等,促进褪黑激素分泌。

5.心理疏导:老年人常因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睡眠。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家人朋友多交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老年人还应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影响睡眠的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节炎等。同时,避免长期依赖安眠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