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为什么流鼻血会有血块

2025.06.30 16:16

流鼻血时出现血块可能与凝血功能正常发挥作用、鼻腔黏膜受损后修复过程、出血量较大时血液积聚、鼻腔干燥导致血液黏稠、擤鼻或擦拭动作促使血液凝固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凝血功能正常发挥作用:鼻腔出血时,人体凝血机制会迅速启动。血小板聚集在破损血管处形成临时栓塞,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将血细胞包裹其中形成凝胶状血块。这一过程是止血的必要环节,通常3-6分钟内完成。若凝血功能正常,血块会随止血过程自然出现,之后逐渐被纤溶系统分解吸收。

2.鼻腔黏膜受损后修复过程:鼻腔黏膜富含毛细血管,受损后局部组织会释放炎症介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刺激纤维母细胞增殖。渗出的血液与黏膜分泌物混合,形成黏稠的血痂或血块覆盖创面,起到保护作用。这一现象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尤为常见。

3.出血量较大时血液积聚:当出血速度较快或出血量较多时,血液可能在鼻腔狭窄处滞留。鼻腔后部的血液因重力流向鼻咽部,部分滞留的血液逐渐凝固成块。这种情况常见于动脉性出血或高血压患者,血块通常较大且颜色深红。

4.鼻腔干燥导致血液黏稠:干燥环境中,鼻腔黏膜水分蒸发加快,黏液分泌减少。流出的血液因环境干燥而快速脱水,血红蛋白浓度升高,黏滞度增加,更易形成固态血块。冬季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

5.擤鼻或擦拭动作促使血液凝固:外力摩擦会加速血小板破裂释放凝血因子,同时机械压力使血液更紧密接触创面。反复擤鼻可能导致部分未凝固的血液被挤压到鼻腔深处,与黏膜分泌物混合后形成条索状血块。

止血时应保持坐位稍前倾,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压迫鼻翼5-10分钟可有效促进凝血,冷敷鼻梁能帮助血管收缩。若频繁出血或血块伴随头晕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日常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抠鼻或剧烈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