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预防肺脂肪栓塞

2025.08.01 08:56

预防肺脂肪栓塞需避免骨折部位过度活动、控制血脂水平、术后早期适度活动、规范骨科手术操作、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骨折部位过度活动:骨折后局部脂肪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增加栓塞风险。固定患肢并限制剧烈运动可减少脂肪滴释放。搬运或翻身时需保持动作轻柔,避免骨折端错位。长期卧床者应定时调整体位,但需避免患肢受力。

2.控制血脂水平:高血脂患者血液中脂肪含量较高,易形成脂肪栓子。通过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必要时在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定期监测血脂指标。肥胖者需逐步减重,避免短期内体重剧烈波动。

3.术后早期适度活动: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流缓慢,促进脂肪栓子形成。术后在允许范围内尽早进行被动或主动活动,如踝泵运动。活动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强度。不能下床者可进行床上肢体屈伸,促进血液循环。

4.规范骨科手术操作:手术中减少骨髓腔压力骤变,避免粗暴扩髓或置入假体。使用冲洗装置清除碎骨和脂肪颗粒,降低脂肪进入血管的概率。术中保持患者血压稳定,密切观察血氧变化。

5.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脂肪栓子聚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防止出血风险。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瘀斑。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预防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医护人员需熟悉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