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样有效预防脂肪栓塞

2025.07.23 08:37

预防脂肪栓塞需避免骨折部位过度活动、术后早期进行肌肉收缩训练、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控制血脂水平、密切观察高危人群症状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骨折部位过度活动:骨折后骨髓腔脂肪可能进入血液循环,过度活动会增加血管内压力,促使脂肪微粒扩散。固定患肢并限制体位变动可减少机械性刺激,降低脂肪释放风险。临床建议使用夹板或石膏严格制动,搬运时保持平稳。

2.术后早期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卧床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活动下肢肌肉,通过规律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被动关节活动或等长收缩训练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间接降低脂肪栓子滞留概率。

3.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脱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脂肪微粒更易聚集形成栓子。每日饮水应达到2000mL以上,必要时静脉补液维持血容量,稀释血液并加速脂肪代谢。

4.控制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较高,可能加重栓塞风险。通过低脂饮食、药物调节等方式将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控制在安全范围,减少脂肪入血的基础量。

5.密切观察高危人群症状变化:长骨骨折、肥胖或严重创伤患者需监测呼吸频率、意识状态及皮肤瘀点。出现呼吸困难或神经症状时立即干预,避免脂肪栓子阻塞重要器官。

预防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措施,如合并慢性疾病者需评估用药安全性,医护人员应规范操作减少髓腔压力骤变。症状出现后需优先维持氧合与循环稳定,不可仅依赖单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