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脑部缺血要怎么改善

2024.12.20 11:13

脑部缺血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治疗基础疾病、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脑部缺血状况。保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可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利于恢复脑供血。适度运动,像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过量饮酒也会影响血管功能,戒除不良习惯可减少对脑血管的损害。

2.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药物是改善脑部缺血的重要手段。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通常小剂量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脂,稳定血管内斑块,减少斑块破裂引发血栓的风险。对于存在血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尼莫地平之类的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3.治疗基础疾病:许多基础疾病会导致脑部缺血,积极治疗这些疾病是关键。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对脑血管造成损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防止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变。高脂血症患者除了服用降脂药物外,还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油脂摄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供血。

4.手术治疗:在脑部缺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切除颈动脉内增厚的内膜及斑块,恢复颈动脉的正常管径,增加脑供血量。脑血管搭桥手术则是对于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通过建立新的血管通路,将血液引流到缺血区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5.中医调理:中医在改善脑部缺血方面也有一定方法。中药调理,例如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像补阳还五汤,其中的黄芪、当归、川芎等药材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针灸治疗,针刺百会、风池等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对脑部缺血引起的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缓解效果。推拿按摩也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血管压迫,改善脑供血。

脑部缺血患者在改善过程中,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平和心态,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脑部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