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膀胱造瘘应该怎么冲洗

2025.11.03 22:12

膀胱造瘘冲洗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选择合适冲洗液、控制冲洗速度与压力、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冲洗后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冲洗前需彻底清洁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无菌冲洗装置,避免污染造瘘口及冲洗管道。冲洗过程中防止外界细菌侵入,降低感染风险。造瘘口周围皮肤需用碘伏消毒,冲洗完毕后及时更换敷料。

2.选择合适冲洗液:常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温度需接近体温以减少刺激。若存在感染或血块堵塞,可遵医嘱使用稀释的抗菌溶液。避免使用刺激性液体,防止膀胱黏膜损伤。每次冲洗液量不宜过多,通常每次50-100mL。

3.控制冲洗速度与压力:冲洗时保持匀速缓慢推注,避免过快导致膀胱痉挛或损伤。压力过高可能引起尿液逆流或造瘘管脱落。若遇阻力需暂停冲洗,检查管道是否扭曲或堵塞。冲洗后需确认液体完全排出。

4.保持管道通畅:冲洗前确认造瘘管无折叠或压迫,确保引流顺畅。若冲洗液无法注入或引流不畅,可能提示血块或分泌物堵塞,需轻柔抽吸或调整管道位置。定期冲洗可预防沉积物堆积。

5.观察冲洗后反应:冲洗后记录尿液颜色、性状及排出量,异常情况如血尿、浑浊尿或疼痛需及时处理。监测体温变化,警惕感染迹象。长期造瘘者需定期复查膀胱功能。

冲洗过程中动作需轻柔,避免牵拉造瘘管。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冲洗液无法回流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日常需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造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