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为什么心脏会疼痛

2025.03.24 17:51

心肌缺血导致心脏疼痛的原因包括心肌缺氧引发代谢产物堆积、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细胞损伤释放炎症介质、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具体分析如下:

1.心肌缺氧引发代谢产物堆积: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在心肌内堆积,刺激心肌组织,引发疼痛感。乳酸等酸性物质的积累还会改变心肌细胞的内环境,进一步加剧不适感。

2.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心肌缺血时,心肌组织内的神经末梢受到缺氧和代谢产物的双重刺激。这些神经末梢对缺血和化学物质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就会产生疼痛信号。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增加,使得疼痛感更加明显和持续。

3.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常伴随冠状动脉的痉挛,导致血流进一步减少。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加剧心肌缺氧,还会直接刺激血管壁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痉挛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血流受阻,使得心肌缺血更加严重,疼痛感也随之增强。

4.心肌细胞损伤释放炎症介质: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损伤的细胞会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这些炎症介质不仅加剧局部炎症反应,还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炎症介质的释放使得疼痛感更加剧烈和持久。

5.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心肌缺血引发的疼痛信号通过心脏的神经传导路径,最终到达大脑的痛觉中枢。大脑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将其解读为心脏区域的疼痛。神经传导路径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疼痛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心肌缺血的疼痛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心肌缺血相关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综合分析和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引发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