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中什么叫水饮病

2024.07.16 12:06

中医中的水饮病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积聚导致的一类疾病。

水饮病主要是由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了水液的正常运化、输布和排泄,从而使水液停聚而形成。水饮可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可出现多种复杂的病症表现。水饮病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如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都可能导致水液代谢紊乱。其病症表现多样,如咳嗽、咳痰量多清稀,或喘息不能平卧,或胸胁胀满、疼痛,或肢体浮肿,或胃肠中有振水音等。水饮病的辨证论治需根据具体的病位、病性等进行。例如,水饮停于肺部,常用小青龙汤等宣肺化饮;水饮停于中焦脾胃,可选用苓桂术甘汤等健脾化饮;水饮停于下焦肾与膀胱,可用真武汤等温阳利水。

水饮病的治疗注重调理脏腑功能,恢复水液代谢的正常平衡,同时要注意生活调摄,如避免久居寒湿之地、控制饮水量、适当运动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水饮病是中医对一类与水液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统称,对其准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