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积水在中医里叫什么

2024.11.12 10:43

肺积水在中医里被称为悬饮。

中医认为,悬饮的形成主要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水液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多个脏腑的协同作用。肺主通调水道,肺气的宣发肃降对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脾主运化水湿,将水谷精微中的水分运输到全身各处;肾主水,对水液的代谢有主宰的功能。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于胸胁部位,从而形成悬饮。例如,外感寒湿之邪,侵袭肌表,肺气失宣,水液不得正常输布,可停聚为饮;或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生,也可能上犯于肺,聚于胸胁;又或者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因素导致脾肾阳气亏虚,水液失于温化,也会形成悬饮。

从临床表现来看,悬饮患者常常会出现胸胁胀满疼痛,咳唾引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比如,对于邪犯胸肺证,治法以和解宣利为主;饮停胸胁证则以泻肺祛饮为主要治法;络气不和证以理气和络为治则;阴虚内热证则以滋阴清热为治法。中医通过中药方剂、针灸等多种方法来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水液代谢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悬饮的目的。同时,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也注重整体观念,会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防止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