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心包炎

2024.09.10 18:15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

心包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尿毒症、心肌梗死、胸部外伤等也可能导致心包炎。心包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因、心包积液的量和产生的速度等。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可为锐痛或钝痛,常位于心前区,可随呼吸、咳嗽、体位改变而加重;呼吸困难是常见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还可能有发热、乏力、心悸等表现。如果心包积液量迅速增加,可能会导致心脏压塞,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情况。

对于心包炎的诊断,除了根据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面,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同时,对于有大量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包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一旦怀疑有心包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减少心包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