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放射性心包炎

2024.09.10 18:15

放射性心包炎是指由于胸部或纵隔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心包炎症反应。

放射性心包炎主要发生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放射线可导致心包的损伤,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放疗过程中,心包的小血管和微血管可能出现炎症、渗出,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在临床上,对于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其心脏相关症状。如果出现疑似放射性心包炎的表现,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诊断。对于已经确诊的放射性心包炎,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差异。对于少量心包积液且无症状者,可先密切观察;若积液量较多或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则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等治疗。对于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解除心包的缩窄。在后续的治疗中,需要权衡放疗的利弊,尽量减少对心脏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放射性心包炎是放疗的一种潜在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来降低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