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慢性迁延性肝炎

2025.08.20 16:10

慢性迁延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酒精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该病的特点是肝脏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病程超过六个月,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和肝组织的慢性损伤。慢性迁延性肝炎常见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但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引起。

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症状多样,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不适,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的功能可能逐渐下降,导致黄疸、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诊断通常依赖于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肝脏保护药物等均可考虑。对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戒酒和停用相关药物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慢性迁延性肝炎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情变化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酒精摄入,能够有效降低肝脏损伤的风险。对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能够帮助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管理慢性迁延性肝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