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癫痫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08.05 15:13

癫痫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有关。这种异常放电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遗传、代谢、结构性病变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癫痫发作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或异常同步,导致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

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神经元的兴奋性与抑制性之间的失衡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与接收来维持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当某些因素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过量释放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的减少时,就可能引发癫痫发作。遗传因素也在癫痫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增加癫痫的易感性。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局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发作。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滥用或严重的生理压力,也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尤其是在已有癫痫病史的个体中。

在管理癫痫时,需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定期进行专业的医疗评估,确保对病情的准确了解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其次,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防止癫痫发作的加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包括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避免可能诱发癫痫的因素,如过度疲劳、饮酒或高强度的情绪波动,也应引起重视。对于癫痫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癫痫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措施同样重要,以便在发作时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通过综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