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性昏迷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8.11 14:18

老年性昏迷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和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排查诱因。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性昏迷时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易波动,需持续观察。体温异常可能提示感染或中枢调节障碍,血压骤降需警惕休克。瞳孔变化反映脑功能状态,散大或不对称可能为脑疝征兆。记录尿量评估循环功能,必要时使用监护设备辅助判断。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咽反射减弱易发生误吸,应将头部偏向一侧。分泌物增多时及时清理,避免阻塞气道。舌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低氧血症加重脑损伤,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

3.预防压疮和感染: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骨突部位垫软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导尿管留置增加尿路感染风险,需每日消毒尿道口。口腔护理减少细菌滋生,防止吸入性肺炎。床单平整无褶皱,避免摩擦损伤皮肤。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昏迷患者无法自主进食,需通过静脉补充营养。记录24小时出入量,防止脱水或液体过量。定期检测血钠、血钾水平,纠正异常波动。高血糖或低血糖均需干预,避免加重脑代谢紊乱。胃肠功能允许时尽早鼻饲,提供均衡营养支持。

5.及时排查诱因:脑血管意外、代谢紊乱、药物中毒等均可导致昏迷。结合病史完善头部影像学检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气分析等指标。询问近期用药情况,排除镇静剂过量可能。发现异常立即针对性处理,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昏迷期间需减少外界刺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随意搬动头部,防止颅内压骤变。观察肢体活动情况,记录有无抽搐或肌张力改变。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反馈病情变化。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康复阶段逐步调整护理方案,促进意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