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感染肝吸虫会影响肝功能吗

2025.08.21 17:54

感染肝吸虫确实会影响肝功能。肝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或水生植物进入人体。感染后,寄生虫会在肝脏及胆道系统内生长繁殖,导致一系列肝脏相关的健康问题。

感染肝吸虫后,寄生虫会在肝脏及胆道内形成囊肿,进而引发胆管炎、胆囊炎等疾病。由于寄生虫的存在,胆道的通畅性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胆汁淤积,从而引起黄疸、腹痛等症状。长期感染还可能导致肝脏组织的慢性炎症,甚至引发肝硬化等更为严重的后果。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时间的长短以及个体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肝功能检查也可能显示转氨酶升高等异常情况。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注意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避免食用生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确保饮食安全。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确保肝脏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御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和筛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问题。重视感染肝吸虫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保护肝脏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