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血吸虫会影响肝功能吗

2025.08.21 17:54

血吸虫会显著影响肝功能。血吸虫感染主要由血吸虫的幼虫进入人体后引起,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水源污染严重的地方。感染后,血吸虫会在体内繁殖,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其中最严重的影响便是对肝脏的损害。

血吸虫在体内的生活周期会导致肝脏内的血管受到损伤,进而引发肝脏的炎症反应。随着感染的加重,肝脏周围的血管会出现增生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表现为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血吸虫感染还可能引发门静脉高压,造成脾脏肿大、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患者在感染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肝功能的损害会逐渐显现,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健康。

在预防和治疗血吸虫感染时,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应定期筛查血吸虫感染。若发现感染,应及时就医,接受抗血吸虫药物治疗,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摄入,有助于肝脏的恢复。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对于已经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吸虫对肝功能的影响,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