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

2024.11.20 19:4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原发感染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患者会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还可能伴有肝脾肿大、皮疹等表现。发热通常持续1周左右,可为高热或低热,咽峡炎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有灰白色渗出物。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最为常见,可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可能出现异常。皮疹多在病程后期出现,形态多样,可为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且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为良性自限性疾病,但也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在诊断时,除了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保肝等,同时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对于病情严重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患病期间,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播给他人。由于EB病毒感染后可能会长期潜伏在体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再次激活,因此患者在康复后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以预防疾病的复发。